界面新闻记者 |
界面新闻编辑 | 文姝琪
在协同办公赛道,同样掀起了AI竞赛。
8月20日,企业微信5.0正式发布,新版本上线“智能搜索、智能总结、智能机器人”三项核心能力,并把AI接入搜索、文档、会议、邮件等更多办公模块,指向“一体化”的协同体验。
腾讯公司副总裁、企业微信负责人黄铁鸣同日披露新数据:企业微信已接入超1400万家真实企业与组织,每天经由企业微信服务的微信用户数超过7.5亿。过去一年,企业微信完成了12次版本迭代,上线1700多个功能更新。
整体来看,企业微信5.0更像一次体系化的“把AI塞进日常”的工程。
企业微信AI及海外产品负责人Bobby向界面新闻介绍,在智能搜索与智能总结上,企业微信强调“口语化提问、全域关联、自动汇总”的完整链路,用户可以模糊描述,系统自动跨聊天、文档、会议、邮件定位“最终版”与关键信息,并汇整输出;在智能机器人上,企业可把SOP、规章制度、客户案例等“喂给AI”,让AI学习并实现零门槛问答,且开放API与业务系统打通。
按照Bobby说法,5.0会把企业已有数据当作地基,再用模型能力去检索、汇总、总结,“如果原始数据里没有,系统会明确告诉你‘暂时回答不出来’,不会用幻觉强行补齐。”
这背后是腾讯在AI上的“底座”外溢。
8月13日披露的腾讯2025年Q2财报显示,腾讯在加大AI投入的同时,AI应用已在广告、社交、企业服务等业务中转化为增长动能。在腾讯Q2电话会中,管理层强调将持续升级“混元”基座模型,让AI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更多价值。这为企业微信在产品层引入AI提供了资源与技术确定性。

当然,对于企业微信来说,机会与竞争并存。
从宏观层面来看,协同办公仍然是增量市场。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,中国协同办公市场规模2023年已达330.1亿元,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414.8亿元。
国内赛道里,钉钉、企业微信、飞书被视为“三强”,目前均在加码AI。按第三方统计,QuestMobile此前报告中披露,钉钉长期位居效率办公赛道用户规模首位,企业微信、飞书分列其后。
海外市场也在AI化,Microsoft 365 Copilot把会议总结、检索与自动化工作流前置到Teams,Slack推出面向频道与私信的AI总结与智能搜索。
与竞对相比,企业微信最独特的“杀招”,是与微信的互通。
企业微信互通产品负责人Stacy向界面新闻介绍,5.0在互通侧重点更新了“智能服务总结”和“企业名片”:前者把销售、客服对话沉淀为服务进展与下一步动作,后者在聊天、会议、文档、邮件等全链路承载企业认证信息、产品与案例,来增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连接。
“这不仅能精准捕捉外部市场变化,还能直接地联动内部协同,这有点像柔性供应链,让整个过程更顺畅。”Stacy表示,“企业微信与微信的天然互通,内外结合才是真正的全局最优解。”
当界面新闻问及未来市场份额预期时,企业微信团队并未给出直接的答复。
企业微信用户增长负责人Cicy在回答时给出了“稳”的判断。她表示,每次发布都会带来新增尝试,“企业微信每一步都是在健康、稳步、持续的增长中,每一年都超过预期。”
“协作化的时代到来了,每个企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,在协作化合作方面,企业微信是非常独特的。”Cicy说。
按照黄铁鸣的说法,则是“希望通过企业微信,能支持企业更好地连接上下游的各种资源,帮助企业在社会化协同中创造更大价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