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日报刊文:莫让虚假弹幕“绑架”直播电商

永捷互联网

想要让职业弹幕人彻底退场,光靠一次处罚还不够,要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为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,让直播营销回归诚信本质,才能促进直播电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
“7天暴瘦10斤”“喝酒夜宵也能瘦”……进入直播间,这类极具*性的弹幕是不是让人看得上头?然而,这些宣称的神奇效果往往并非消费者真实体验,而是职业弹幕人精心炮制的营销话术。

近日,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出10万元罚单,成为全国市场监管领域查办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刷单炒信首案。此案不仅为直播营销行业乱象敲响警钟,更将流量造假产业化背后的管理盲区暴露无遗。

相较传统的商品评价,直播的沉浸感、即时性与强互动性,使得弹幕更具迷惑性和*性,极易诱导消费者跟风消费。职业弹幕人通过操控虚假账号或雇用网*,在直播间批量刷出预设文案。本应表达真实感受的弹幕,沦为营销流水线上的表演道具,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,更会动摇直播行业的信任基础。

此案的更大意义在于给职业弹幕人这一黑灰产业明确定性。首罚判决在将直播刷评行为纳入编造用户评价的执法框架、划清虚假流量法律边界的同时,也为同类案件提供了法律适用范本,对净化 *** 消费环境、维护新业态公平竞争秩序具有示范意义。

罚单虽已开出,但要让职业弹幕人彻底退场,仅靠一次处罚远远不够,要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为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。当前,职业弹幕人呈现规模化、产业化、隐蔽化等特点,已经形成黑灰产业链,必须持续完善法规,织密法网。近年来,我国已修订实施多部法律法规整治虚假宣传,各大平台也纷纷出台规则处罚违规商家。然而,针对职业弹幕人行为的具体界定仍存在模糊地带,应细化对虚假弹幕行为的认定标准,对恶意操纵虚假评论的主体予以相应处罚,让法律真正成为遏制其滋生蔓延的利剑。

直播乱象始于平台,根治亦需平台发力。平台作为之一道防线,必须压实管理责任,运用技术手段识别高频异常评论,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追踪机器文本,构建智能防控体系,对可疑弹幕实时拦截预警。同时,应优化流量推荐机制,降低虚假互动数据权重,引导商家回归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良性竞争。近期出台的《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提出的黑名单制度,正是强化对违规主体惩戒的重要一步。

从首案破冰到长效治理,直播弹幕“弹”出的应是真实客观的消费评价,而不是精心设计的营销陷阱。唯有彻底刺破流量泡沫,让直播营销回归诚信本质,才能促进直播电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
午评:港股恒指涨0.49% 科指涨0.93% 黄金、半导体板块大涨

一款烧了几十亿的神药,撑起泰诺麦博IPO

欧佩克 + 同意大幅增产,焦点转向其下一步行动

刘嘉玲发律师声明维权:好阿优酒业盗用梁朝伟肖像虚假宣传

智元机器人也来了,广东珠海具身智能“朋友圈”再扩大

天津蓟州区爆发70年来最大山洪:13个村庄进水,累计转移10527人

市场监管总局发布《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》

基本面 | 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升至6.1%,消费支出增速9%由负转正

录取通知书变“小鸡炖蘑菇”?高校回应

两颗话梅卖128元?商家称原材料是“进贡级”,市监局回应

巴基斯坦接收中国直-10MEP武装直升机增强针对印度不对称优势

措手不及!特朗普关税把美国药企打怕了

创辉珠宝8月4日起短暂停牌 待刊发有关配售新股份的公告

银行“反内卷”,反的是什么?

自动辅助驾驶出车祸 特斯拉被判赔2.43亿美元

智能推荐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永捷建设 wap.luzhiwang.com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